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從家教補習看中學英語教育

今年是筆者從事家教補習的第8年,從來自不同學校的學生中,看到現今學生(及家長)在學習英語方面有些共同點。

勤於背誦,疏於溝通

同學A能把”undoubtedly”的同/近義詞倒誦如流,每次作文都能寫出”doubtless”, “indisputably”, “no doubt”等詞語;他亦把Good Happy的近義詞也記熟了,可在文章和說話考試中交替使用,務求老師會給他一個更高的分數。然而,他的寫作和說話一直在中低分水平徘徊 明明他已經很努力了,為何就拿不到高分?筆者認為,不少學生在學習語言方面都誤以為多用近義詞和不同的詞語就是好,卻忽略了不同詞彙在不同語境的適切性,以致用詞生硬、略欠自然。

相反地,同學B沒有刻意背誦詞彙,而是每天都看英文電視劇和英文電影,並堅持只看英文字幕,減低對中文字幕的倚懶。看她的文章,流暢自然,簡單直接;在說話練習時,她亦能自然地把意念表達出來。然而,不少英文老師也曾提點過她,她的寫作和說話雖然很不錯,但離5**5*還有一段距離。問題出在哪裹?就是她的文章過於簡單直接,不能”Stand out from the crowd”。這是一件很令人沮喪的事情 她的英文水平明明不錯,已可以與Native speakers有效溝通,但在現今考試模式下,文章往往要出現亮點才能奪星。(亮點包括:一般同學不會用的詞彙、短語、慣用語、諺語、句式如倒裝句等。)

比較兩者,不難想像同學B付出的時間比同學A多很多,而同學B亦一直是我最欣賞的學生之一。然而,香港中學的英語教育卻一直忽略「溝通」,一直強調死記硬背和應試策略,不但令學生誤以為有捷徑可以學好外語,更會使不少類似同學B的學子心灰意冷。事實上,由小學開始,英語教育就強調文法至上,教師們花不少時間教授學生(不太有實際作用的)文法,如及物動詞與不及物動詞的分別等。筆者不是說學校完全不應該教授文法,但學校不必過份強調文法在溝通的作用。筆者不少初中學生的校內英文考試,文法就佔了Reading and Usage 卷的大部分分數。要知道,在對錯之上,語言更重要的功能是溝通;如果強調文法的對錯會影響學生學習英文的興趣和使用英文溝通的信心,過份強調文法便是本末倒置。相似的問題,無獨有偶地出現在中學的英語說話課程。

DSE的說話考試看似強調溝通,但事實如此嗎?DSE英語說話考試分為2部分:Part A是小組討論(Group Discussion)Part B是個人回應(Individual Response)Part A時間長,佔分重,是不少學生勤加操練的部分。然而,小組討論真的有效讓學生學習以英語與人溝通嗎?我的觀察是,學生會把重點放在數個表達和詞彙上,未能真正有效學習與人溝通。

例如,討論開始時總會有人說”Shall we start?”; 當你同意某個同學的觀點時你會說”I agree with you”; 當你不同意某個同學的觀點時你會說”I am afraid that I don’t agree with you”; 其他表達,如”I get your point”, “I think it is a good idea”, “Why don’t we …”等重覆地充斥著每一次說話練習 不論是中中,英中,地區名校,還是程度較弱的學校,英文老師都會教授學生以上的表達方法。然而,相信曾與外國人共事的朋友都知道,在真實的對話中,出現以上對話的頻率其實沒那麼高。順帶一提,不少同學會衝口而出說出”In my opinion, I think …”,而不少老師也會強調這是錯誤的說法(語意重覆);然而,有時筆者會在想,有必要對這種一時口快,而且沒有影響溝通的講法這麼認真嗎?

現今考試導向的英語教學,讓學生把學習側重於背誦某類型單詞片語,忽略了語言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勤於學習英語溝通的同學,反而會因為風格太”Plain”,而不能奪星。

學習語言並不是應試技巧

每一位家長也會要求我多給予他們子女功課,仿佛只要多加操練,同學的英語成績便會有所提升。然而,筆者認為他們不太了解語言科目的獨特之處。學習數理科目,除了掌握好基本知識外,最重要就要操練題目,一方面學習更靈活運用數理公式,另一方面可以透過不斷練習,「做熟」不同類型的題目,考試便可更得心應手。然而,語言科目並不能像數理科目般操練 學習語文是一個聚沙成塔的過程,每天學習,(短則)一兩年後才可見成效。

練習或許對初中學生學習文法有幫助,但對學習英語的其他方面,則作用不大。例如,寫作就不是單靠「操練」可以取得大進步 一個學生的寫作水平還取決於他的詞彙量、句式的多樣性、用詞是否適切、文氣是否切合語境、文章意念和組織結構等因素。學生如非已打好紥實的基本功,不管寫多少篇文章,也是徒然。即使是閱讀理解,做練習也不能解決學生詞彙量不足的問題,英語進步的關鍵還是積累。

所以,即使家長多番要求我給予孩子功課,我也會「左耳入,右耳出」- 我深信,在中六之前,同學們需要做的,是多讀、多看、多聽、多說,打好基本功,在中六時再慢慢磨練考試技巧。說到底,一隻只有1 lv的比卡超即使使出十萬伏特,也沒可能一招擊倒50lv的水箭龜 英語根底比考試技巧其實更重要。

(事實上,家教老師與學校老師不同,沒有「記缺點」和懲罰的權力,即使給予學生0分,也不會在任何成績表上顯示出來,不少同學「Hea」做補習功課,其實是浪費自己時間。)

結語


總的來說,筆者觀察到同學學習英文的障礙有數點:第一,過份著動背誦,未能把以背誦的字詞在溝通上應用出來;第二,過份強調文法和讀音的對錯,卻忘記了有效溝通就是擁有良好英語水平的表現;第三,誤把學習英文與操練考試技巧劃上等號,徒花時間操練;最後,其實說穿了,就是大部分學生都對學習英文沒有興趣。




(英國語文考生奪5**率不足1%;資料來源:http://www.hkeaa.edu.hk/DocLibrary/HKDSE/Exam_Report/Examination_Statistics/dseexamstat14_1.pdf)

(文章亦刊於 香港獨立媒體: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34577)

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Couchsurfing – 梳化客經驗分享



Couchsurfing – 梳化客經驗分享

    “Stay with Locals and Make Travel Friends.”  Couchsurfing.org

    對於年青人來說,我們有的是時間,缺的是錢,所以,每次去旅行我都會想辦法把預算壓到最低。早前友人介紹嘗試Couchsurfing – 免費住在Locals 的家中,一方面可省下不少旅費,另一方面可以多了解當地文化。過去一年,我在費城、柏林、哥本哈根及布拉格等地成功找到了Hosts,為旅程增添了不少回憶。

Couchsurfing 危險嗎?要注意什麼?

    早前新聞報道說有女生在寄宿期間被強姦,又有旅客曾在Host的家中丟掉財物  Couchsurfing 危險嗎?

    其實,這取決於在揀選Hosts時是否小心。筆者在Couchsurfing初期就遇過一個「放飛機」的Host,需要「臨急臨忙」找旅店。每個Couchsurfing SurferHost都會有一個Profile,詳細程度因人而異;當然,用心經營自己的Profile絕對對成功找到Host/ Surfer有幫助!每次Couchsurfing經驗完結之後,網站也會提醒你give reference – positive, neutral, or negative. 所以,每個人的Profile 其實也會有多多少少Reference。選Host的第一步就是看看那位用戶的Positive reference多不多。除此之外,還有幾點要注意:

1)   女生找男HOST時,記謹仔細看看他以往Surfer的性別和評論  如果他以往所有Surfers 都是女生,而且她們的評論出現:His massage skill is awesome! 這樣 … 不必多說吧 
2)   第二,不妨留意一下Referee的國藉。不少用戶為了在一開始時增加自己找到Host/ Surfer的成功機會,都會找朋友為自己寫Positive Reference; 如果Reference 來自同一國家,那很大機會寫Reference 的人只是用戶的朋友,可信程度大大降低!
3)   仔細看Reference;這點雖然很浪費時間,但是,仔細看Comments 其實可以讓你審視Potential hosts/ surfers的性格特點,而且在寫Requests是也更輕易能寫到Personalized Request,增加成功找到「好人家」的機會。

    所以,Couchsurfing 其實只是一個把人連結起來的媒介,能否找到可信的Hosts為旅程增添意義,還要靠自己匠心獨運

Couchsurfing的好處?

    第一個好處當然是可以省下旅費;但曾經嘗試Couchsurfing的人都明白,除了錢之外,Couchsurfing更可以豐富梳化客的旅程!

    聽別人說故事

    其中一個Couchsurfing的好處就是有機會聆聽不同的人訴說著各自的故事。記得在費城時,Host和我分享他大學畢業後到歐洲旅行的經歷,還給了我不少有關歐遊的Tips…在布拉格的Host詳細向我解釋了為何捷克人特別強調自己是「中歐」,而不是「東歐」;在慕尼克的 Host夫婦向我分享了他們在意大利找Host的不快經歷,並勸我不要在意大利嘗試找Host;在斯德哥爾摩的Host(來自馬來西亞)向我解釋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關係,和當中存在著的利益和矛盾。

    說自己的故事

    另一個值得回味的經歷就是可以對自己的經驗和看法與Host暢所欲言。記得在費城時,Host對中港台的關係和不同的特色很有興趣,不斷問了我很多問題;他第一條問我的問題就是:中港台三地的人很不同嗎?我立即就答:當然很不同!然後我們便花了很多時間討論了三地的特色;令他費解的就是三地的語言:中台說的是Mandarin (陸:普通話;台:國語),而香港說的是Cantonese;但港台用Traditional Chinese,而中國內地則用Simplied Chinese…(而他作為「回禮」,告訴了我一些有關費城在美國歷史上的作用和大事件)

    布拉格的Host最有興趣的是香港的食物;我和友人在她家住兩晚,她提議第一個晚上由她煮一道地道菜給我們吃,而另一晚則由我和友人煮一道港式食物給她品嘗(其實我們兩個都不會煮菜,最後到Asian Market買了鼓油和麵就厚著面皮煮了一碟超難吃的鼓油王炒麵

Couchsurfing – 是旅店嗎?

    千萬不要把 Couchsurfing當成單單的旅店  it is a lot more than that! Couchsurfing是需要Surfer host 雙方的協調和commitment! 例如說,Couchsurfing不是完全不用付錢的  我到每個Host的家前都會先買一份小禮物示好。上文說到,有些Host可能會期待你會煮一味家鄉菜給她/他吃(買材料的費用當然是自己負責)。所以說,Couchsurfing不是純粹的免費住宿服務,它更強調的是把不同國家的人連結起來,讓不同的人可以互相認識。

     因為是住在別人家的關係,有些Host會不太放心他不在家的時候你在,所以回「家」的時間也會有所限制(這和Airbnb有點不同,我和朋友嘗試過的Airbnb不少都會把鎖匙交給客人,這也許是因為Airbnb是收費的關係吧!)

    所以,其實每個Host在㨂選Surfer時其實也會很小心看Request-ers的留言和Profile…有些Surfer只把別人的家當成旅店,成功機會減90%呢!我的建議是先把HostProfile仔細看一次,再Send他/她一個PersonalizedRequest。其實,有不少Host會在自己的Profile中隱藏了”Test”,測試Surfer有沒有把他的Profile看完:例如,有些Host會要求Request的標題有特定格式或出現特定的字(聽說這個方法可以為Host Screen走逾9成的Request)。



費城的Host問我喜歡看一個城市的什麼,我告訴他我喜歡看天際線,他介紹我一個免費的方法(還是絕佳的地點)看費城的天際線果然不錯呢!



小貓長牙,不繼咬我磨牙… (Host時要小心看清楚他有沒有寵物,還有他們是不是Smoker – 選擇適合自己的Host就好)


(文章亦刊於 輔仁媒體: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5/05/21/107182)